<video id="hv1rd"><rp id="hv1rd"></rp></video>
<form id="hv1rd"></form>

<ol id="hv1rd"><dl id="hv1rd"></dl></ol> <pre id="hv1rd"></pre>

<track id="hv1rd"></track>

    聯系我們
    清遠市清新區禾云鎮魚壩隴仔坑
    電話:13553960808
    行業新聞
    農業部優質農產品雜志:良田之殤,亟待拯救
    時間:2015-06-16 16:58:17   作者:admin
    農業部優質農產品雜志:良田之殤,亟待拯救
    《優質農產品》記者吳杰
     

    步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的后塵,耕地污染的蓋子正式被揭開。

    417日,環保部向社會通報全國土壤污染狀況。按照公報,中國現有耕地20.27億畝,其中19.4%的耕地點位超標(即所有耕地點位所取的土壤樣本中,有19.4%的樣本為污染土壤)。較之于上世紀90年代,超標比例有較大躍升。

    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研究所所長劉寶存看來,相比于空氣污染和水污染,土壤污染更可怕,因為其看不見、摸不著也聞不著。更重要的是,土壤環境的好壞對農產品的發展最為關鍵。因為土壤是一個介質,空氣、水、農藥、化肥需要通過土壤轉化為植物生長需要的元素被植物吸收。各種殘留和有害物質一部分被植物吸收,一部分留在土壤中,一部分進入地下水,給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造成危害。此外,農藥、化肥的長期大量使用,還導致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壤出現酸化、板結、保水保肥能力下降等問題。

    多種污染猶如“隱形殺手”,不斷侵害著耕地的“身心健康”,也必然影響到優質農產品的生產,減少人民群眾日益需要的優質農產品的數量和規模。

     

    土地緣何受傷

     

    耕地被污染、地力下降,可以說是現代農業必然的伴生品。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蔣高明認為,現在農業的一個特點就是大化肥、大農藥、除草劑、添加劑、農膜、轉基因。由于一些基本原理嚴重違背了生態學規律,現代農業不可避免地導致農田生態系統退化,主要表現在地力下降,環境污染,超級雜草、超級害蟲出現,蜜蜂消失,生物多樣性下降,食品營養不均衡,食品受到污染。

    為什么會出現上述農業生態問題呢?這是因為,農業的特點注定了人類要付出辛勤的勞動,農業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才導致其穩定性。如用除草劑替代人工鋤草,其后果就是促進雜草進化。為消滅雜草,就需要噴灑更多更毒的除草劑,這樣,作物就會受到影響。為保護作物搞轉基因,作物保住了,但噴灑除草劑的數量和劑量都增加了,最終導致超級雜草出現。

    害蟲防控也一樣,在農業生態系統中,有害蟲,也有益蟲,還有益鳥。大量農藥不僅滅殺了害蟲,還誤殺了益鳥益蟲。更為嚴重的是,害蟲也對農藥產生了頑強的抵抗力,這是因為物種繁衍是一切生物最根本的規律,害蟲不會輕易放棄其生存權。為了繼續替代昂貴的人工,就需要將抗蟲基因轉移到作物體內,繼續噴灑農藥,內外夾擊害蟲,最終導致超級害蟲出現。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一些人將植物提前催熟,這樣的后果是,食品中抗生素、激素含量升高,消費者為此要付出健康的代價。

    換一個角度看,在業內專家的眼中,土地受傷的原因還有六點。

    1. 中國“人多地少”的現實。中國以很少的耕地養活了十三億人,使得土地被過度使用,幾乎沒有輪作、休耕。特別是在確保糧食安全的背景下,耕地幾乎難以“休假”。人過度勞累會生病,土壤也一樣。過度使用的結果是耕地退化嚴重。

    2.依賴農藥、化肥。主觀上認為美國模式是先進的,值得學習;客觀上,初期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確實省工省力。

    怎么在有限的土地上生產出更多的糧食,現代農業的首要方法是投入大量的化肥農藥。從19812008年,中國糧食產量的增長約6成,同期化肥增加了兩倍,也就是說兩倍的化肥使用量換來60%的增產率。并且,中國很多地方的農民是漫天施肥,化肥的使用量嚴重過剩。著名三農專家溫鐵軍曾做過一個調研報告。他認為目前整個化肥使用量減少一半,對中國糧食產量沒有任何的影響。也就是說,目前有一半的化肥施到土壤中。這一半的化肥對糧食生產沒有用,而是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在地力下降的情況下,農業對化肥的依賴已形成惡性循環。我國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發達國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40%左右。然而,如果不用化肥,就很難產糧,因為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已經非常低了。

    3.精耕細作的傳統被放棄。農村大量青壯勞動力外出務工使得實際種地的農民必須以花費較少精力和時間的“懶人辦法”維持農業生產?,F在的農業變成了懶人農業。人工除草很麻煩,用除草劑十幾塊錢就搞定了,卻破壞了生物多樣性。

    4.不重視環保。比如非法排放的工業廢水、農村污水,未經處理流入農田,造成土壤重金屬超標。

    為保墑、保溫、保濕、防草搞的地膜因為無法降解殘留在土壤當中。據統計,我國每年約50萬噸農膜殘留在土壤中,殘膜率達到40%。這些農膜在15-20厘米土壤層形成不易透水、透氣很差的難耕作層。盡管勤快一點的農民,會將農膜從地里挑出,但他們僅僅是將農膜從自己家的土地扔到地頭而已。當農膜積累多了以后,農民們大多是一把火燒了。然而,這把火帶來的是另外更加嚴重的污染,給空氣中增加了大量致癌物。

    5.科學種田技能的欠缺。農民對于農藥和化肥不合理的使用方式以及不均衡的使用量超過了植物的吸收能力和土壤的自凈能力,引起了土壤組織結構和功能的變化,造成了土壤結構的板結、酸化以及土壤肥力的下降。

    6.現實的無奈。由于缺水,一些地區用污水灌溉農田。這比起飼料投入品帶來的有害物質,問題更嚴重,因為污水中有機污染物、重金屬含量較高,極容易造成土壤環境超標。此外,人類的活動導致酸雨、霧霾等出現,對于土壤及農作物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害。

         

    刻不容緩的治理

     

    近年來,“鎘大米”、“重金屬蔬菜”等土地污染帶來的問題沖擊著公眾心理防線。

    土壤污染帶來的危害到底有多嚴重?請看來自國家部委的權威解讀。20144月,國土部與環保部在公布全國土壤污染調查公報的同時,列舉了污染土壤的三大危害。首先是土壤污染會對農產品產量和品質的影響,這既表現在作物減產、質量受損、經濟效益損失,更表現在“長期食用受污染的農產品可能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第二大危害是對人居環境安全的影響。住房、商用等建設用地土壤污染,可經口鼻攝入、皮膚接觸等多種方式危害人體健康,未經治理直接開發建設的污染場地還會對人群造成長期危害。第三大危害是對生態環境安全的威脅。土壤污染不僅會使土壤的正常功能受損,還可能發生轉化遷移,繼而進入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氣環境,影響其他環境介質,威脅飲用水源。

    在潛在的危害面前,“只有健康的土地,才能種出優質、安全的農產品”“土壤安全是種植業的根本,保證農產品安全要從改善種植環境抓起”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而解決土壤的污染問題,顯然已經刻不容緩。

    對此,劉寶存認為,首先要從源頭控制進入土壤的有害物質。比如,一些礦區開采的廢水嚴禁流入農田,對畜禽飼料的添加劑進行調控,減少糞便中有害物質進入土壤。因為,一旦土壤出現了污染風險,治理起來費用很高,難度也很大,我們更希望立足于源頭控制,保持土壤的可持續清潔能力。其次,進行過程控制。方法一,生物防治,比如種一些富集植物將重金屬帶走;方法二,將一些礦質材料施入土壤,讓重金屬鈍化;方法三,為防止設施土壤連坐問題,把問題土搬走換新土。這最簡單,花費也最大。土壤改良中可以使用土壤生物劑,通過微生物調控,緩解土壤連坐問題。

    在土壤改良中,灌溉用水的清潔同樣非常重要。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業生態與環境室主任劉宏斌認為,對于水體污染導致的面源污染,要綜合防控。1.控源。實行節約原則,根據作物需要合理確定投入品,避免不合理投入。農村的廢水未經處理不能直接排入溝壑農田。大氣降雨會造成土壤中重金屬殘留,可以通過秸稈覆蓋等技術手段攔截,減少排放。2.攔截。利用濕地環境、生物降解等技術手段對進入農田的灌溉用水進行攔截凈化。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集中收集農村廢水,經過幾級沉淀后再接人工濕地等環境,最后用于農田灌溉。這樣以來,防治效果就比較好。

        下大力氣防治空氣霧霾和水土污染也已成為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

    2012年初,農業部、財政部印發了《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防治實施方案》,財政部撥款8.27,由農業部在未來5年的時間內對全國農產品產地的土壤污染狀況進行調查。

    20144月,財政部、農業部對外宣布,將在2014年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工作,并在湖南長株潭地區率先啟動試點。試點面積170萬畝,計劃3-5年內實施。中央財政在2014年撥款11.5億元,湖南財政亦相應投資。

    據了解,發改委和有關部門正在編制農業突出問題綜合治理規劃,該規劃已有一個提綱性的初稿。未來幾年,關于土壤污染等問題的治理力度還會加大。

    “用地更要養地,要把地養得很肥沃。”蔣高明認為,對于土壤的地力下降,用有機肥是比較好的選擇。通過有機肥養地,能將低產田改造成中產田,中產田改造成高產田,高產田變成穩產田。

    從生態學的角度看,人類的農業活動是自然的一部分,尊重自然規律,保持生態平衡,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的精耕細作的實質是調動土壤的積極性,恢復它的自然力來提高農業產量。這里就有一個核心問題,土壤是活的、有生命的。先把土壤弄肥了,土壤出力了,才能生產出健康、優質的農產品。

     

    案例*松原市前郭灌區鹽堿地改良的措施:

    1.利用“鹽隨水來、鹽隨水去”規律,鹽堿地開發須實施秋翻,深度450px-500px左右為宜,經過一冬的“冬凍春融”加之太陽光曬,加快土壤熟化程度。降低pH值。

    2.“以沙壓堿”因地制宜進行土壤改良。增強土壤的通透性。有條件的每公頃壓沙1000立方米左右。

    3.增施農家肥,每公頃30-50立方為宜。

     

    [返回]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小崔的回應

    www.zhangyejg.com   @2014  privacy policy    粵ICP備: 16060892號
    地址:清遠市清新區禾云鎮壩仔村 電話:13760618437   QQ:1499563612 EMAIL: 1499563612@qq.com

    99免在线观看免费视频高清6_国产区更新91_男人添女人下面超爽视频_中国xxxx免费